全员参与:冀州职教中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问答
冀 州 职 教 中 心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问答
3月28日,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公布我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评审结果的通知》(冀教职成[2016]6号),确定我校为“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第一档)。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是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后我省推动中职学校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进入“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行列,不仅是我校未来三年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是挑战。为促进广大教职工全面了解、认识“质量提升工程”,形成我校浓厚建设工作氛围,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学校质量提升办公室(研究室)编写了本问答,作为“我与质量提升”师生征文比赛活动的阅读材料之一。
第一部分 认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什么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答: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是由河北省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组织开展的一项旨在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推进工程。2015年10月,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冀财教〔2015〕153号),决定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以更好的满足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2、为什么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简称“120”工程?
答: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通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我省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整体提高。这是我省三部门在《关于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冀财教〔2015〕153号)中明确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目标。而其实现方式,就是重点抓好12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提升发展,到2020年,力争建成20所左右办学规模大、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办学规范、课程设计合理、专业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品中等职业学校;建成90所左右具有一定办学规模、承载能力强、区域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专业特色鲜明的名牌中等职业学校;建成10所左右符合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又简称“120”工程。
3、为什么要实施“120”工程?
答:在2016年度全省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下发了题为《中职教育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会议材料,提出了实施重点学校质量提升计划的主要考虑:中职教育跟义务教育不一样,义务教育现在讲均衡,中职教育从总体上看还是弱势教育类型,还不到讲均衡的阶段,需要让一部分学校先发展提升起来,起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提升,这是加速发展、最终达到中职教育共同提升的捷径。因此,抓中职教育不能齐头并进,必须突出重点。全省现有中职学校800来所,重点抓好120来所,实施质量提升计划。这120来所学校分为三类:第一类大约20所,属于“旗舰队”。每所学校要在整体发展提升的同时,从自身优势出发,确定一两个方向,往深处做、往高处做、往全国最高水平做,打造我省中职教育在全国的亮点,同时为全省中职学校树立标杆、提供样板。第二类大致90所,属于“主力舰队”。这90所学校要整体提升,承担我省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任务。第三类大致10所,属于“特色舰队”。我们中职教育要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做贡献,这些学校要承担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任务。正如在会后接受MVE网专访时贾海明副厅长所说的:从总体上看,河北省中职教育还处于弱势阶段,一个方阵、齐头并进、均衡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让一部分学校先发展提升起来,起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提升,这是加速发展、最终达到中职教育共同提升的捷径。“120”工程将成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之后,我省推动中职学校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实施“120”工程,我们突出了重点,集中了财力,建立了机制,提供了示范,对全省中职教育的加速提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建设任务是什么?
答: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是要通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兼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能力提升和创新。主要包括七方面:
(1)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点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车间,更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
(2)加强校舍类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和修缮必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地等,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条件,保障基本教学需求。
(3)改善生活附属设施。新建、改建和修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伙房)、开水房、厕所、澡堂、校园安全设施等,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要。
(4)补充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必要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适合中职学校学生阅读的图书。
(5)加强信息化建设。购置服务器、投影仪等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化网络设备,通过研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广应用远程教学等方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引进、到企业挂职工作和顶岗锻炼等方式,建设一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7)推动改革创新。遵循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按照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5、“120”工程项目学校的建设周期是几年?
答:项目学校遴选实行周期管理,每三年为一周期。
6、“120”工程项目学校的如何管理与评价?
答:主要采取“绩效导向、动态调整”的原则,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第一年,根据项目筛选情况,测算项目校分配额度。以后年度依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补助额度或项目校。每年7月底前,由项目学校根据财政补助资金,制定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每年的8月底前,各设区市对辖区所属学校进行审核评价,出具评价结果并报省级。省级依据设区市评价结果,按照不低20%的比例,对项目学校实施效果再评价。项目实行中期评价考核,每三年对全部项目学校进行总体评价,并对项目学校进行整体排序。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年度评价和中期评价结果相结合,除与下年度经费预算安排挂钩外,作为项目学校资格终止及调整的依据。同时,对纳入项目校支持范围的中职学校,承担技能大赛基地建设任务、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和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适当倾斜。凡是进入“120”序列的项目学校,除“90”项目学校(分三挡次)的两个高档位学校给一次降档机会外,其余一次性直接淘汰出“120”序列,且3年内不得复入,以示惩戒。
7、在项目学校建设过程中对公开公示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我省三部门要求,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学生、家长、社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项目实施公开公示制度。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学校通过单位网站设立专栏,全程公示项目立项、工程实施、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实施年度绩效考评公开公示,省级根据年度对部分项目学校评价情况,公开公示项目学校年度评价结果。
8、进入“120”工程的学校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答:省教育厅贾海明副厅长认为,进入“120”,对学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首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有名。按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有精品校、名校、特色校的荣誉;按“冀职号”舰队,有旗舰、主力舰、特色舰的荣誉。第二,有钱。这次“120”工程,是我省中职经费分配使用上的一个创新,将把国家和省级中职经费整合起来,除用于免学费、助学金等硬性开支和支持一些地方建立生均经费制度以外,用于支持120所学校发展提升。进入“120”的每所学校每年都能得到较大力度经费支持。第三,有政策。省支持中职学校提升发展的一些政策将重点向“120”学校倾斜。
其次,进入“120”的学校也有挑战。“120”工程实施重点支持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不搞一评定终身。“120”工程中,90所名牌学校在内部三个档次之间可以上下,搞得好可以进前“20”精品学校,但20所精品学校,出就出“120”之外,所有学校只要出了“120”三年内不能再进去。
第二部分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的政策内涵
9、“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我国各项事业均步入健康、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决定》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办学方向,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纪元。为贯彻落实《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2014年7月,河北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与此同时,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相继下发一系列旨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的政策性文件。这些制度文件落实与实施的外在要求,与改变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发展弱势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为我省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供了政策环境和实践土壤。
10、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需要依据和把握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答:“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它是我省推动中职学校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抓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实现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目标,才是这项工程的终极目的。“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运行规范”是我校圆满完成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的基本保证,也是我校在示范建设期间形成的宝贵工作经验。2015年11月和2016年8月,为继续推进学校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学校研究室对2014年4月以后至今国务院、教育部、相关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进行了梳理,编选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后示范”建设政策文件选辑》(上、下册)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质量提升”政策文件选编》(上册)。这一系列文件构成了我们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政策依据。
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具体建设任务角度,以下文件代表了我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强化的努力方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5]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关于印发<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冀教职成[2016]16号)等。
11、什么是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2015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决定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2016年4月7日, 教育部又印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37号),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对办学理念、教学工作状态、师资队伍建设状态、资源建设状态、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需求方反馈6个诊断项目及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进行考查,引导和帮助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为促进这项工作,6月28日,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冀教职成[2016]16号)。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一项新鲜事物,教育部、省教育厅都给予高度重视,我校也将这项工作做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并安排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参加了相应培训。
12、“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七项建设任务中,为什么“推动改革创新”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改革”?
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克强总理在对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专门部署。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5]6号)。
《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意见》还提出了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等四条基本原则。
《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二是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发展相关专业;通过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三是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四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要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五是强化教学规范管理。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六要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要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七项建设任务之一,“推动改革创新”的内涵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按照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都具体体现了《意见》的内容与要求。因此,“推动改革创新”核心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这项工作,对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培养定位不清晰,理念相对滞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等问题,意义重大。
13、怎样理解“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答:2015年8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为提高职业教育管理能力提供了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这也是我校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期望实现的工作目标。
首先,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具体行动。只有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对职业学校来说,管理是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同时又是常规性、全员性、系统性的工作,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运转的方方面面,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起着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与加快推进依法治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职业院校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只有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才能使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软指标”。
《行动计划》以活动为主要载体,明确用3年时间,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有机衔接、互为贯通的6大行动。《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的主体在职业院校,6大行动20项重点任务中的14项责任主体均是职业院校,有利于学校通过实实在在落地的活动,调动起师生全员参与热情,切实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4、什么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关于“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关于“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要求, 2016年1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是国家为强力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第二,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第三,它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与社会沟通,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学校管理和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指出,各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主体,已验收通过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2016年起发布质量年度报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要紧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要引入第三方参与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增强报告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要及时向全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15、怎样理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间的关系?
答: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关要求,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制度,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依据《教育督导条例》,2016年3月1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2号)。
《暂行办法》指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促进各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学校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和办学效益等六个方面。其中“基本办学条件”主要考察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校舍及信息化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主要考察学校教师配备与结构;“课程与教学”主要考察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开设结构;“校企合作”主要考察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时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情况;“学生发展”主要考察学校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办学效益”主要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和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程度。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内容涵盖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和要求。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的范围是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要求填报学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依据。省市将依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以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这项工作与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工作密不可分,学校将以迎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为契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需要,加强内涵建设,规范管理,推进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上台阶。
第三部分 我校“名牌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学校” 建设
16、我校是什么时候被批准为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的?
答:2015年10月,根据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冀财教〔2015〕153号)要求,我校积极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申报工作。经省职业教育项目评审专家评审,遴选确定了20所精品中职学校、90所名牌中职学校、10所特色中职学校作为我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学校,并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对评审结果于2016年3月10日-16日进行了公示。3月28日,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公布我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评审结果的通知》(冀教职成[2016]6号),最终确定我校为“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第一档)。
17、作为项目学校,实现建设目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6月23日召开的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是“120”工程——“冀职号”舰队启航的动员会、誓师会。在这次会议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对项目学校的建设工作提出十条要求,即:第一,要谋划发展;第二,要创新提升;第三,要探索创新;第四,要苦练内功;第五,要强化管理;第六,要特色发展;第七,要借力发展;第八,要走向国际;第九,要用好资金;第十,要规范办学。
18、我校将怎样“谋划发展”?
答:今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千帆竞逐,百舸争流”的新阶段,每所中职学校既有后进赶超的机遇,也有不进则退的挑战。2015年10月底,我校被国家教育部等三部委正式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谋划新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016年7月初,冀州撤市设区,在进一步扩大衡水市城市发展空间同时,更是将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资源推进到得以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大格局和新平台。作为目前衡水市仅有的两所国家中职示范学校之一,我校发展前景宽阔。作为“120”学校,学校将结合国家、省、市、区“十三五”规划,精心谋划好今后发展,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路径、明确举措、明确抓手。既谋划五年,又谋划三年,做好每年工作分解工作,使学校在项目三年建设周期末顺利通过评估。
19、我校将怎样“创新提升”?
答: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创新”也一直伴随着我校在改革发展的征途中不断取得突破和提升。在“120”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创新提升”意味着学校今后三年要在学校管理、内涵建设、特色办学、教育教学、内部治理、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信息化等多方面、全方位实现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名牌学校,我们更要努力向精品学校看齐,在服务衡水市打造冀中南功能拓展区过程中实现整体发展提升同时,从自身优势出发,确定攻坚方向,往深处做、往高处做,打造我省中职教育在全国的亮点。
20、我校将怎样“探索创新”?
答: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从根本上讲还是一项在探索中推进的事业,面临的问题很多,遇到的困难很多,安于现状没有出路,只有在探索中不断创新,才能突破重围,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省教育厅贾海明副厅长在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探索创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根据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教育厅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试点体系。虽然学校未能承担省级试点任务,但探索创新的工作要求将体现在我校建设工作全程。学校各处室已在学期、学年工作计划中积极谋划了与自身职能相一致的探索创新思路。学校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
21、我校将怎样“苦练内功”?
答:所谓“内功”,体现的是学校的内涵发展。职业学校改善声誉的唯一的一条路是提高办学质量,它体现着学校涵发展的水平与层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育教学环节。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我校将积极从树人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乐学教育、气质教育、艺术教育、阳光教育、问题教育、扬长教育、人文教育等十个方面探索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同时,切实抓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已先后派出多名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专项培训。
22、我校将怎样“强化管理”?
答:学校管理水平是学校的外在形象,也是内涵建设的外在体现。省教育厅贾海明副厅长指出:学校管理要从环境建设抓起。相对于内涵建设,环境建设不仅投资少,而且见效快,更能立竿见影,能够让教职员工和学生提神提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因素。环境建设讲究“精心、精细、精致”。首先抓校园卫生,要“洗脸”,要整洁干净,一尘不染。然后,要抓校园文化,要“抹粉”,从一进校门就要让人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要讲究每一个细节,让人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特别舒服,特别雅致。要求“120”学校首先要下大力抓一下学校环境建设,尽快完成一个靓丽转身。为此,衡水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市中职校园净化工程检查活动实施方案》,为打造优质的中职校园卫生建设和文化建设环境,将开展校园净化工程专项检查活动。配合这项活动,学校将利用开学初一个月时间开展集中整治和建设工作,形成完善的制度与工作机制,实现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安全保障、教学改革、常规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管理上台阶。
23、我校将怎样“特色发展”?
答: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是质量,更是竞争力。重复无意义,重复无价值,学校发展必须要讲究特色、突出特色。学校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上。适应冀州及周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形成了对接区域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保证了学校专业设置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绕着企业技能开发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经过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以畜牧兽医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等一批省市级骨干、特色专业为首的学校骨干专业群。目前,学校开设的16个专业中,有省级骨干专业两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三个。结合衡水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合理配置专业资源,打造更多的“拳头”“骨干”专业。
24、我校将怎样“借力发展”?
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练好内功的同时,学校一直加强与企业、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学校建设中,学校将继续加强这种合作,进一步实现借力发展。首先,继续坚持“靠服务赢信任,以共赢为目标,在政府主导下,学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学校‘三轮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推进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其次,加强依托学校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社会培训网络以及校内专业师资、智力优势,积极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靠服务赢得政府、企业和群众信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25、我校将怎样“用好资金”?
答:作为项目学校,省级将每年拨付财政补助资金。这是我校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资金基础。学校将按照省三部门要求,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努力实现资金使用绩效的最大化。学校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杜绝与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并接受上级部门财务监督与审计。
26、我校将怎样“规范办学”?
答:学校既要在改革创新、发展提升方面,锐意进取,大展雄风,又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头,坚决遵守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法纪。除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外,学校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教育部门颁布的职业教育发展路线、方针,开展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使“规范办学”深入师生人心,激发每一名师生的学校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促进学校发展;借项目建设契机,进一步规范处室职能,凝聚创新合力;通过项目实施,在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长效发展。
27、我校“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在学校被国家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按照《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冀州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学校制订的“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全面实施“立足区域发展,丰富专业内涵,服务主导产业,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提升”的创新规划,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关键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实现方式,以专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建设平台,打造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的骨干专业群,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努力把学校办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专业人才培育基地。
28、做为冀州职教中心师生,应该如何投身项目学校建设?
答:冀州职教中心已经走过25年的创业历程。从河北省首批县级职教中心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一路走来,挥洒了历届师生辛劳的汗水,凝聚了当地政府、人民的关怀、关心与支持。然而,成绩只属于昨天。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崭新而且急迫需要面对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都在推动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深化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恰逢其缘,“120”工程成为继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之后中职学校发展提升的重要抓手,而且这个抓手已经握在了我们的手中。抓好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机遇。作为学校一员,不论是一名教职员工,还是一名专业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首先,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做一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一名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其次,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将个人成长置于学校发展的大舞台,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格局,从社会一员、时代一员的大视野将人生理想实现落实到工作、学习的具体细节;第三,通过学习相关政策,了解、认识质量提升工程对学校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专业学习、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努力为学校项目建设工作贡献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与提升。